什么是802.3cg
IEEE 802.3cg-2019是IEEE 802.3-2018标准的增补协议,标准正式发布于2019年,在汽车和工业应用场景下实现单对双绞线10Mb/s速率的以太网传输。
标准概述
802.3cg定义了两种PHY技术标准,技术特性如下:
汽车电子中,超过90%的通信链路低于10Mbps速率,而10BASE-T1S 多支路模式作为低速率的以太网通信解决方案,非常适合汽车电子中需要低带宽、长距离、低成本且高可靠性的应用。
PHY类型
在802.3cg标准中定义的PHY与控制器或交换机之间的接口仍然采用传统的MII。然而,MII物理接口是影响PHY芯片成本的主要因素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OPENAlliance定义了两种新型式的PHY,以实现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。
MACPHY芯片集成了MAC与PHY的双重功能,对外提供OA-SPI通信接口,该接口由4个SPI引脚及1个中断请求引脚组成,因此无需任何改造,就能适配当前众多的微控制器。
CAN-like PHY芯片专注于实现物理层中的PMD(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)子层功能,主要涉及电信号的处理,其功能与CAN收发器相仿。该类型芯片对外提供一个由三个引脚构成的OA-3P通信接口;PMD收发器需依赖处理器或交换器来实现MAC(Media Access Control)层及物理层的数字处理部分。
编码
10BASE-T1L采用4B3T编码,将4位二进制数据映射为3个三进制符号,然后利用PAM3编码,将这些符号转换为具有三个不同电平的信号进行传输,由于4B3T的编码效率是1.333,因此在传输线路上的符号速率为7.5MBd。
10BASE-T1S则采用4B/5B编码,将4比特数据映射为5比特符号,并结合DME(差分曼彻斯特)编码将这些符号转换为高低电平信号进行传输,由于4B/5B的编码效率是0.8,DME的编码效率为0.5,因此最终在传输线路上实现了25MBd的符号速率。
PLCA原理
PLCA(Physical Layer Collision Avoidance,物理层冲突避免)是一种在物理层应用的机制,旨在避免数据传输中的冲突问题。它与传统的 CSMA/CD 不同,CSMA/CD依赖于碰撞检测和回退机制,而PLCA则预先安排数据传输的时隙,避免冲突的发生。10BASE-T1S采用此技术实现多支路半双工通信。
PLCA的基本原理是,各设备按其节点ID(Node ID)的顺序,采用轮询(Round Robin)方式轮流获取传输机会。在这个过程中,节点ID为零的设备充当主节点。主节点通过一个信标 (BEACON)开始每个周期,这一物理层信号由协调子层处理(而非MAC层数据包),旨在通知总线上的所有节点重置其PLCA相关的计时器和计数器。
每个周期包含多个从0开始编号的传输机会(TO),各设备根据其节点ID决定是否利用它专属的传输机会进行数据传输。若某设备没有在其传输机会内发送数据包,则下一个节点ID的设备可以在前一个设备的传输机会结束后开始其传输。如果某个设备打算在其传输机会发送数据,则首先发送一个(COMMIT)信号通知其他节点即将进行数据传输。当一个周期完成后,主节点会发送新的信标,轮询过程重新开始。
示例:四个ECU参与PLCA网络,其中ECU0至ECU3分别对应于节点ID0至ID3,并且各自关联到传输机会TO0至TO3
场景一:没有任何节点传输数据,BEACON时长为20 bit,TO时长默认32 bit,因此最小周期为148 bit=14.8μs;
场景二:在第二个周期,ECU3在其传输机会内发送数据包;在第三周期内,ECU1和ECU3在各自传输机会内发送数据包;
场景三:所有节点都发送最大以太网帧长度的报文,以太网包最大长度为1538字节(IPG+PREAMBLE+SFD+FRAME),因此最小周期为49216 bit=4.92ms。
应用优势
10BASE-T1S能够无缝融入现有的车载以太网为主干网的架构体系中,与诸如100BASE-T1及1000BASE-T1等高吞吐量以太网标准协同工作,实现高速与低速数据流的并行高效传输,极大地实现车载网络的整合,进而有效削减车载网络开发与维护的成本负担。另一方面,CAN XL标准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应运而生,旨在弥补百兆以太网与低速CAN(FD)之间的性能空缺。至于10BASE-T1S与CAN XL这两者之间,究竟谁能更胜一筹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